事实、证据与事实认定

被引:156
作者
张保生
机构
[1]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经验事实; 证据之镜; 事实认定; 司法理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5.13 [证据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030609 ;
摘要
事实与证据的特性及其关系,是证据法元理论问题。事实作为证据法的逻辑起点,包含着事实认定中各种问题的胚芽,其固有特性特别是经验性之历史展开,则塑造了证据的基本属性,也决定了事实认定必然是一个经验推论过程。事实认定者通过"证据之镜"所获得的事实真相,是对事实之可能性的判断,达不到绝对的确定性,却具有盖然性或似真性。司法证明理论从精确概率走向模糊概率或似真性理论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司法改革和证据法学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30+206 +206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论疑罪从无 [J].
沈德咏 .
中国法学, 2013, (05) :5-21
[2]   证据与推论——兼论概率与似真性(英文) [J].
罗纳德J艾伦 ;
张月波 .
证据科学, 2011, 19 (01) :113-126
[3]   证据法、诉讼法和实体法的关系? [J].
罗纳德J艾伦 ;
张保生 ;
张月波 ;
汪诸豪 .
证据科学, 2010, 18 (06) :750-768
[4]   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采性 [J].
罗纳德J艾伦 ;
张保生 ;
强卉 .
证据科学, 2010, 18 (03) :365-382
[5]  
证据法的价值分析.[J].戴维·伯格兰;张保生;郑林涛;.证据学论坛.2007, 02
[6]   谈如何在司法领域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J].
周玉华 .
山东审判, 2005, (02) :4-9
[7]   论法律中的真实——以民事诉讼为例 [J].
李浩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4, (03) :31-40
[8]   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契合与背离——对证据制度史另一视觉的解读 [J].
陈永生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3, (04) :67-77+84
[9]   事实、命题与证据 [J].
张继成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5) :136-145+207
[10]  
对“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的几点认识.[N].朱孝清;.检察日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