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点下伸、多种形式办学到撤点并校——徘徊于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农村义务教育政策

被引:36
作者
杨东平
王帅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学校布局调整; 撤点并校; 教育公平; 教育效率;
D O I
10.14138/j.1001-4519.2013.05.004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简称"撤点并校")政策发端于90年代,在"普九"实施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成形,2001年成为国家政策在全国农村实施,2012年被叫停。这一以集中办学和建寄宿制学校为特点的政策,与80年代网点下伸、多种形式办学的普及教育思路恰为对比,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理念和发展模式,教育的天平由保障公平滑向了效率优先。"后撤点并校时代"的农村教育应当汲取80年代教育改革的精髓,重申实事求是的价值,重视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办学,回归平民教育和生活教育,重新启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教育年鉴.[Z]..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中国教育年鉴.[Z].张保庆 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  
中国教育年鉴.[Z].张保庆 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   在自治区“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启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J].
宝音德力格尔 .
内蒙古教育, 1998, (07) :6-7
[5]   打好教育扶贫攻坚战——“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在湖北 [J].
张盛仁 ;
沈凌 .
人民教育, 1997, (12) :27-29
[8]   把“普九”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J].
朱开轩 .
人民教育, 1995, (09) :5-7
[9]  
艰难的日出.[M].杨东平主撰;.文汇出版社.2003,
[10]  
中国农村教育年鉴.[M].郭福昌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