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分则编纂中的人格权立法争议问题

被引:17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法典工作项目组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法典工作项目组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会所
关键词
民法典编纂; 十九大报告; 人格权; 人格权立法; 人格权商品化;
D O I
10.16224/j.cnki.cn33-1343/d.2018.03.003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我国现行法确立了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独特的人格权保护模式,我国民法在人格权保护立法上并不存在需要改变既有立法模式的重大瑕疵,人格权立法事实上不应成为民法典分则编纂中的重要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保护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主要是刑事、行政立法、司法及执法政策。从总则与分则之间体系关系及人格权的独特性看,《民法总则》第六章关于人格权的规定不应当作为人格权设立独立一编的依据。从法理念、法体系、法技术等三方面讲,人格权独立成编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3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论人格权独立成编的理由 [J].
王利明 .
法学评论, 2017, 35 (06) :1-11
[2]   《民法总则》“民事权利章”的得与失 [J].
叶金强 .
中外法学, 2017, 29 (03) :645-655
[3]   中国民法典中不能设置人格权编 [J].
梁慧星 .
中州学刊, 2016, (02) :48-54
[4]   对民法典规定人格权法重大争论的理性思考 [J].
杨立新 .
中国法律评论, 2016, (01) :90-106
[5]   人格权确认与构造的法律依据 [J].
韩强 .
中国法学, 2015, (03) :138-158
[7]   论人格权商品化 [J].
王利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3, 31 (04) :54-61
[8]   1918年以来一般人格权在德国的发展 [J].
汉斯彼特哈佛坎普 ;
金可可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1, (01) :115-119
[9]   德国人格权发展阶段的历史考察 [J].
周云涛 .
社会科学, 2010, (11) :87-94
[10]   私法体系中的债权物权区分说——萨维尼的理论贡献 [J].
金可可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2) :139-15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