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

被引:3
作者
张亚茹
机构
[1]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校刊部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惩罚性赔偿; 环境侵权救济;
D O I
10.16721/j.cnki.cn61-1487/c.2015.01.016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传统的环境侵权赔偿制度已不能规制某些恶意的环境污染者,严重影响了环境责任和"污染者负担原则"的有效落实。惩罚性赔偿既具有补偿的功能,还具有制裁和预防的功能。建立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制度,惩罚和制裁环境侵权行为,有利于维护公众环境诉求和环境正义,保障实现生态公平,解决环境保护中市场失灵的问题和促进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维护经济全球化中我国公众环境权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应结合经济发展实际,从公平的角度考虑主客观因素,合理确定赔偿数额科学适用,以发挥其最大功效。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和优化选择 [J].
沈满洪 .
环境经济, 2012, (12) :18-22
[2]   生态文明市场调节机制研究——以法律文本的要素量化评估和法律适用评估为视角 [J].
郑少华 ;
孟飞 .
法商研究, 2012, 29 (01) :75-84
[3]   社会公平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J].
王勇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7 (02) :8-11
[4]   环境问题的制度性根源与环境保护手段合理化组合运用探析 [J].
李秉祥 ;
黄泉川 ;
张紫娟 .
经济问题探索, 2006, (10) :23-25
[5]  
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与对策——一种新制度学的分析思路[J]. 何茂斌. 环境资源法论丛. 2003(00)
[6]  
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金福海, 2008
[7]  
超越与保守[M]. 法律出版社 , 吕忠梅主持,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