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特性与实现方略——以弋阳腔为例

被引:5
作者
杨咏
机构
[1] 上饶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戏剧; 戏曲艺术; 弋阳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对传统戏曲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是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传统戏曲独有的艺术特征,决定了对戏曲艺术的保护要遵循其自身的艺术规律及审美价值,决定了戏曲艺术的保护应当是动态的保护,在强调其文化价值的同时,不断改进,发展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创新,戏曲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J].
詹秋洁 .
上海戏剧, 2010, (03) :41-42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J].
陈莉 .
贵州民族研究, 2007, (02) :97-101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戏曲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J].
安葵 .
当代戏剧, 2006, (05) :6-8
[5]   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论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 [J].
章辉美 .
社会科学战线, 2005, (03) :193-196
[6]   活态戏曲的传承及意义 [J].
赵爱斌 .
中国戏剧, 2004, (02)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