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工业化进程中构想合作的社会

被引:10
|
作者
张康之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后工业化; 合作; 合作的社会;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13.01.063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起,人类社会再一次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转型期,那就是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如果说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造就了一个协作的社会,那么,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过程中将会建构起一个合作的社会。工业社会的协作是与竞争共生的,协作与竞争是工业社会的两个面相,也构成了一对矛盾。后工业社会将意味着工业社会中的协作与竞争得到扬弃,套用黑格尔的话说,合作将是协作与竞争的"合题"。后工业化的实际进程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时间,它积累起了许多能量,对于工业社会而言,这种能量是破坏性的,而对于后工业社会来说,这些能量则是宝贵的资源。基于后工业化进程的现实去对未来社会进行理论构想,正是我们应当承担起来的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法令不能改变社会[M]. 格致出版社 , (法) 克罗齐耶, 2007
  • [2] 道德的市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德)米歇尔·鲍曼(MichaelBaurmann)著, 2003
  • [3] 以自由看待发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 2002
  •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德)马克思, 2001
  • [5] 正义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罗尔斯(Rawls, 1988
  •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