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物”关系为中心:新闻研究的物质敏感性

被引:18
作者
白红义
机构
[1]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物质性; 物质敏感性; 新闻研究; “人-物”关系; 数字新闻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10.7 [新闻工作自动化、网络化];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摘要
伴随着传播研究的"物质性转向",最近几年的新闻研究开始体现出一种"物质敏感性",学者们敏锐地注意到物质性对于理解数字新闻业的理论潜力并将其应用于经验研究中。这种敏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新闻业视为一种社会-物质实践,探讨物质性在新闻业中的不同体现,着重从当下和历史两个维度对工具、机器、硬件、软件等物质条件进行了讨论;二是逐渐形成了一套社会-技术理论以分析物质性,一方面援引新的理论进入新闻研究领域,另一方面也促使一些旧的理论予以调适以适应对社会-物质实践的分析。倡导新闻研究的物质敏感性并不意味着对各种物质条件的决定论式的强调,而是要把"人-物"关系置于新闻物质性研究的中心。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41+171 +17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1]   中国媒介物质性研究的学术图景及其反思 [J].
袁艳 ;
陈朝辉 ;
王家东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5 (04) :131-140
[2]  
没有历史的技术:民族志、物质性与新闻业的变迁[J]. 克里斯·安德森,何仁亿.新闻界. 2021(05)
[3]   重塑新闻理论?——行动者网络与新闻研究的STS转向 [J].
白红义 ;
曹诗语 .
新闻大学, 2021, (04) :1-14+119
[4]   “洁净”亦危险:物质性和废弃社会视角下电子媒介垃圾的理论反思 [J].
刘于思 ;
赵舒成 .
国际新闻界, 2021, 43 (04) :74-92
[5]   “媒介化移动”:手机与地铁乘客的移动节奏 [J].
戴宇辰 ;
孔舒越 .
国际新闻界, 2021, 43 (03) :58-78
[6]   “慢”从何来?——数字时代的手帐及其再中介化 [J].
袁艳 .
国际新闻界, 2021, 43 (03) :19-39
[9]   媒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传播、物质性与数字劳动 [J].
孙萍 .
国际新闻界, 2020, 42 (11) :39-53
[10]   媒介与传播物质性研究:理论渊源、研究路径与分支领域 [J].
曾国华 .
国际新闻界, 2020, 42 (11) :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