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圈产业分布变化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基于制造业从业人数的实证研究

被引:27
作者
毛琦梁 [1 ]
董锁成 [1 ]
黄永斌 [1 ]
李俊 [1 ]
吴殿廷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空间溢出效应; 扩散—回流效应; 产业空间分布; 都市圈; 首都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使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技术,对首都圈制造业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的地域与行业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建立空间计量模型重点分析了中心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对产业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2001-2009年,多数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表现出不断地加强的趋势,而且分行业的发展热点区在空间上有变化和迁移的现象,总体上工业发展表现出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趋势,临近中心城市的外围郊县区成为工业集聚与发展的热点地区。中心城市发展对区域内的空间溢出效应是推动首都圈产业空间分布变化的重要因素。北京、天津两个中心城市对外围地区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影响也因产业特征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及发展阶段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北京整体的发展环境相对有利于对资本、技术、人才需求较高的科技、资本密集型产业,北京本身这类产业的发展会袭夺外围地区的生产要素,引致负面的回流效应;而天津还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无论是经济总量增长还是分行业的发展对外围地区的空间作用并不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99 / 914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首都圈区域空间就业分布结构分析 [J].
张丹 ;
韩茂莉 ;
李国平 .
城市问题, 2012, (04) :46-49
[2]   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及其优化整合分析 [J].
陈红霞 ;
李国平 ;
张丹 .
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 (11) :74-79
[3]   中国首都圈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基于分行业就业人口分布的实证研究 [J].
张丹 ;
孙铁山 ;
李国平 .
地理研究, 2012, 31 (05) :899-908
[4]   京津冀都市区经济增长空间分异的GIS分析 [J].
董冠鹏 ;
郭腾云 ;
马静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0, 12 (06) :797-805
[5]   中国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职能分工及互补性的比较研究 [J].
李佳洺 ;
孙铁山 ;
李国平 .
地理科学, 2010, 30 (04) :503-509
[6]   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空间极化及其模拟研究 [J].
马国霞 ;
田玉军 ;
石勇 .
经济地理, 2010, 30 (02) :177-182
[7]   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扩散回流与市场区效应 [J].
柯善咨 .
经济研究, 2009, 44 (08) :85-98
[8]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实证研究 [J].
孙铁山 ;
李国平 ;
卢明华 .
地理学报, 2009, 64 (08) :956-966
[9]   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及其动力机制量化分析 [J].
马国霞 ;
田玉军 ;
王志强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 (04) :446-452
[10]   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的空间分析 [J].
马国霞 ;
徐勇 ;
田玉军 .
地理研究, 2007, (03) :590-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