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立法保护研究

被引:20
作者
王秀哲
机构
[1] 山东工商学院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公众参与; 公民参与权利; 立法局限; 程序保障;
D O I
10.13893/j.cnki.bffx.2018.02.009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从《环境影响评价法》注重形式上规定公众参与开始,2015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公民有知情、参与与监督权,开启了以公民参与权利为基础的公众参与立法保护模式。但是由于并没有以参与权利为核心设计具体参与制度,我国目前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立法保护还存在原则性、不完整性、被动性、孤立性、分散性等诸多局限性,从而导致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无法发挥实效。必须在立法上明确公民参与权利,并从程序上保障公民参与权利的实现,才能真正发挥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效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居民认知度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黄荷 ;
侯可斌 ;
邱大庆 ;
李楠 ;
赵志杰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53 (03) :462-468
[2]   “互联网+”视域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平台建构问题研究 [J].
胡乙 ;
赵惊涛 .
法学杂志, 2017, 38 (04) :125-131
[3]   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J].
桂萍 .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6, 17 (04) :61-66
[5]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现行法制度设计评析 [J].
肖强 ;
王海龙 .
法学杂志, 2015, 36 (12) :60-70
[6]   程序正义:公众环境权益保障新理念——《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解读 [J].
秦天宝 .
环境保护, 2015, 43 (20) :12-14
[7]  
《环保公众参与办法》“参与”仍待破题.[J].杨未宏;.中国经济信息.2015, 17
[8]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完善的思考与建议 [J].
朱谦 .
环境保护, 2015, 43 (10) :27-31
[9]   环境保护检举权及其司法保障 [J].
沈跃东 .
法学评论, 2015, 33 (03) :133-142
[10]   “司法中心”环境权理论之批判 [J].
张恩典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55 (03) :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