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村社区研究传统:意义、困境与突破

被引:5
作者
钟涨宝 [1 ,2 ,3 ]
狄金华 [4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社会管理研究中心
[3] 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社会学研究所
[4]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系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社区研究; 社区研究学派; 类型化比较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社区研究学派曾经为中国社会学带来了短暂的辉煌,但作为一个方法论,社区研究的意义及其拓展一直备受质疑。本文在梳理农村社区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剖析社区研究在展现历史悠久且具有非均衡性的中国乡村社会方面存在的方法论困境,在分析当前从事农村社区研究意义的同时,指出社区视域的拓展以及类型化比较方法的运用是农村社区研究获得突破的切入点。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2]   中国农村田野研究单位的选择——兼论中国农村研究的分析范式 [J].
狄金华 .
中国农村观察, 2009, (06) :80-91+97
[3]   农村研究的区域转向:从社区到区域 [J].
申端锋 .
社会科学辑刊, 2006, (01) :51-55
[5]   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 [J].
王铭铭 .
社会学研究, 1997, (01) :88-98
[6]  
什么农村 什么问题.[M].贺雪峰; 著.法律出版社.2008,
[7]  
小镇喧嚣.[M].吴毅;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8]  
乡村中国评论.[M].吴毅; 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  
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M].贺雪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  
罪过与惩罚.[M].朱晓阳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