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累积投票制的强制性规定有效吗?

被引:19
作者
陈玉罡
许金花
李善民
机构
[1]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累积投票制; 公司治理; 公司章程; 投资者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1 [企业体制];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2002年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超过30%的上市公司选举董事时应当采用累积投票制,并将这一制度写入公司章程.这条强制性规定是否有效地发挥了治理掏空的作用?基于2001年前上市的966家在章程中写入了累积投票制的公司样本,运用2002年-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这些公司在章程中写入累积投票制前后掏空的差异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章程中写入了累积投票制后,掏空程度显著下降.但这一治理效应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低于30%的样本中最强,而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0%的样本中显著减弱.非国有上市公司中累积投票制的治理效应强于国有上市公司.直接制约掏空的改革措施出台后,累积投票制的治理效应减弱.从研究结果来看,《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以持股比例30%为分界点进行的强制性规定并未达到预期效果.随着直接制约掏空的改革措施出台,累积投票制的强制性规定已不适用于当前的制度背景.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股权集中、大股东掏空与管理层自利行为 [J].
吴育辉 ;
吴世农 .
管理科学学报, 2011, 14 (08) :34-44
[2]   公司章程条款的设立、法律对投资者权力保护和公司治理——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J].
郑志刚 ;
许荣 ;
徐向江 ;
赵锡军 .
管理世界, 2011, (07) :141-153+187
[3]   公司章程和小股东保护——来自累积投票条款的实证检验 [J].
吴磊磊 ;
陈伟忠 ;
刘敏慧 .
金融研究, 2011, (02) :160-171
[4]   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 [J].
俞红海 ;
徐龙炳 ;
陈百助 .
经济研究, 2010, 45 (08) :103-114
[5]   激活公司控制权市场对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 [J].
陆瑶 .
金融研究, 2010, (07) :144-157
[6]   独立董事能否抑制大股东的“掏空”? [J].
叶康涛 ;
陆正飞 ;
张志华 .
经济研究, 2007, (04) :101-111
[7]   论投票制度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改进 [J].
陈敏 .
证券市场导报, 2007, (02) :26-29
[8]   公司治理与掏空 [J].
高雷 ;
何少华 ;
黄志忠 .
经济学(季刊), 2006, (03) :1157-1178
[9]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与上市公司股票回报率关系的研究 [J].
姜国华 ;
岳衡 .
管理世界, 2005, (09) :119-126+157+171
[10]   “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 [J].
李增泉 ;
孙铮 ;
王志伟 .
会计研究, 2004, (12) :3-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