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变迁与乡村文化传承——以浙江三村为例

被引:75
作者
鲁可荣 [1 ]
程川 [2 ]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
[2] 浙江师范大学
关键词
村落公共空间; 乡村文化; 文化自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村落公共空间是乡村文化传承和村落共同体延续的重要载体。以浙江三个传统村落为调查样本,深入分析了村落公共空间变迁过程及其对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村落公共空间从祠堂到会堂再到礼堂的变迁,乡村文化也经历了从乡村宗族文化向乡村政治文化再到乡村公共文化的演变。只有多元主体的文化自觉及协同参与,重构村落公共空间,才能更好地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以及为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的精神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从“失落”的村民自治迈向有效的协同共治——基于金华市乡村治理创新实践分析 [J].
鲁可荣 ;
金菁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7 (03) :57-66
[2]   中国的城市化不能以终结乡村文明为代价 [J].
张孝德 .
行政管理改革, 2012, (09) :9-14
[3]   村庄公共空间的萎缩与拓展 [J].
董磊明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5) :51-57
[4]   京郊历史文化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成动因、体系构成及发展变迁 [J].
戴林琳 ;
徐洪涛 .
北京规划建设, 2010, (03) :74-78
[5]   农村公共空间的退缩与女性的政治参与——对湖北省S村公共空间的分析与思考 [J].
陈丽琴 .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9, 21 (03) :64-68
[6]   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以苏北窑村为例考察村庄秩序重构的一项经验研究 [J].
曹海林 .
中国农村观察, 2005, (06) :61-73
[7]   村落公共空间:透视乡村社会秩序生成与重构的一个分析视角 [J].
曹海林 .
天府新论, 2005, (04) :88-92
[8]   农民再造与乡村发展——文化农民系列研究之一 [J].
秦红增 .
广西民族研究, 2005, (02) :66-70
[9]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与中国农村公共空间 [J].
朱海龙 .
科技创业月刊, 2005, (05) :133-135
[10]   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网络——对贵州省安顺市J村农村公共空间的社会学研究 [J].
王春光 ;
孙兆霞 ;
罗布龙 ;
罗霞 ;
袁葵 ;
张定贵 .
浙江学刊, 2004, (01) :13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