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变化环境下东江流域水文干旱特征及缺水响应
被引:27
|作者:
涂新军
[1
,2
]
陈晓宏
[1
,2
]
赵勇
[3
]
杜奕良
[1
,2
]
马明卫
[4
]
黎坤
[1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2] 广东省华南地区水安全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4]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水文干旱;
干旱事件融合;
干旱事件剔除;
联合分布模型;
变化环境;
东江流域;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6.003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干旱事件不确定性和枯期径流变异性的双重影响下,水文干旱特征时序非一致性问题为其联合分布模拟带来困难。基于东江干流测站日径流过程数据,采用游程理论提取水文干旱事件,并结合干旱特征均值变化、时序一致性分析及边缘分布模拟,以确定干旱事件融合及剔除评判标准的合理取值。基于Rosenblatt变换Cramer-von Mises检验统计量拟合方法,构建水文干旱特征两变量联合分布Copula模型,并根据同频法设计两变量组合值。通过对比枯期径流变点分隔子序列干旱特征,分析变化环境下东江流域水文干旱特征及缺水响应。结果表明:水文干旱事件融合和剔除的评判标准值分别取0.1和0.3比较合理。干旱特征两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但不同时间系列不同变量之间的联合分布及边缘分布最优模型并不一致。流域水库尤其是新丰江水库的径流调节作用,对于缓解东江中下游水文干旱效果明显,超阈联合重现期为2年的设计干旱持续时间、总缺水量和最大日缺水量分别减少了63%71%、71%84%和30%47%,但如果要满足东江河道内最小管理流量目标,其依然分别达到了1218 d、6 114万9 030万m3和715.0万929.0万m3。
引用
收藏
页码:810 / 821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