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南澜沧江结合带北段云县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及形成环境

被引:31
作者
刘德利
刘继顺
张彩华
周余国
机构
[1]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滇西云县; 花岗岩; 构造环境; 锆石U-Pb年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滇西南澜沧江结合带云县花岗岩体的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二长花岗岩,SiO2含量平均为68.57%,K2O/Na2O值平均为1.67,相对富钾,岩石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酸、碱度低于同类岩石平均值,而镁铁组分高于平均值,显示岩石偏中性,与同碰撞构造环境形成的花岗岩特征类似。Al2O3含量较高,平均为13.66%,A/CNK平均为1.1,呈铝过饱和,CIPW计算结果均出现标准矿物刚玉分子(>1%)。岩石总体上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平均为240.75×10-6,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La/Yb)N为8.88~9.41,分异不是很大,Eu为中等负异常,δEu为0.52~0.57。经多种相关图解判别,岩石属S型花岗岩,其构造环境相当于大陆碰撞花岗岩类(CCG)。锆石颗粒U-Pb测年结果显示,源岩的形成年龄最晚是晋宁期(>778Ma),岩体主体形成于华力西晚期—印支期。其中岩浆成因锆石样品的206Pb/238U和207Pb/235U年龄分别为49Ma和61Ma,反映在云县岩体中可能存在喜马拉雅期岩浆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滇西南澜沧江带官房地区三叠纪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J].
张彩华 ;
刘继顺 ;
刘德利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6, (05) :377-386
[2]   澜沧江南段早中生代酸性火成岩SHRIMP锆石U-PB定年及构造意义 [J].
彭头平 ;
王岳军 ;
范蔚茗 ;
刘敦一 ;
石玉若 ;
苗来成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2) :123-132
[3]   20世纪90年代国外花岗岩类研究的某些重大进展 [J].
涂绍雄 ;
汪雄武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2, (02) :107-118+130
[4]   临沧复式花岗岩基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构造环境的研究 [J].
李兴林 .
云南地质, 1996, (01) :1-18
[5]   一条巨型花岗岩推覆体 [J].
杨振德 .
云南地质, 1995, (02) :99-108
[6]   滇西花岗岩类形成的构造环境及岩石特征 [J].
陈吉琛 .
云南地质, 1989, (Z1) :205-212
[7]   滇西临沧复式岩基特征研究 [J].
刘昌实 ;
朱金初 ;
徐夕生 ;
楚雪君 ;
蔡德坤 ;
杨平 .
云南地质, 1989, (Z1) :189-204+212
[8]  
花岗岩研究思维与方法[M]. 地质出版社 , 肖庆辉等著, 2002
[9]  
三江中南段火山岩-蛇绿岩与成矿[M]. 地质出版社 , 莫宣学等著, 1998
[10]  
火成岩微量元素岩石学[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李昌年编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