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治建设的路径选择

被引:4
作者
王新清 [1 ]
赵旭光 [2 ]
机构
[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法治建设; 西方法治; 同质; 异质;
D O I
10.16034/j.cnki.10-1318/c.2008.06.013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中国法治现代化自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其基本的路径就是以西方法治模式为标准进行框架的构建,以"变法"为基本手段进行法治的建设。然而,至今为止所进行的所有法治实践都很难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在于忽视了中西国情的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异在于:西方法治建立在"同质"的文化之上,而中国传统文化对"礼"的认同已经伴随着社会的转型而"破碎",呈现的是一个"异质"的局面。在这样的国情基础上进行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主导,必须正视异质化的国情,必须依托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注重法治的本土培育。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胡锦涛; 报告.民族出版社.2007,
[2]  
法律人之治.[M].付蔚冈等[著];孙笑侠主笔;.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3]  
我们到底要什么.[M].温铁军著;.华夏出版社.2004,
[4]  
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M].马小红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道路通向城市.[M].苏力著;.法律出版社.2004,
[6]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苏力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7]  
探索与抉择.[M].张德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  
送法下乡.[M].苏力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9]  
饮冰室合集.[M].梁启超著;.中华书局.1989,
[10]  
政治学.[M].(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