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思政”格局的理论定位与实践建构

被引:117
作者
刘兴平
机构
[1]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大思政”格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定位; 实践建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高校"大思政"体系的提出和发展,反映出整个教育系统内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对大学生成长影响因素的认识不断深化,反映出高校随着社会变化发展而对育人要素"结构——关系"的不断重整。高校"大思政"格局的理论定位基于系统思维,确立起高校育人体系的"静——动""量——质""显——隐"的有机统一体。高校"大思政"格局具有"全面性""互动性"两个实践特性,前者是为了防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的割裂,后者则是为了促进合力效应的生成。为此,高校"大思政"格局需要从社会生态维度、体制建构维度、生态运行维度和生态位维度实现有效建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超越结构与行动:论高校青年自组织的困境与出路 [J].
刘兴平 ;
孙悦 ;
刘玥 .
江苏高教, 2016, (02) :138-140
[2]   高校“大思政”教学运行机制探析 [J].
罗南石 ;
熊申英 .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0, 30 (05) :735-736
[3]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 [J].
戴锐 .
理论与改革, 2007, (02) :150-153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外文出版社 , 习近平, 2017
[5]  
社会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M]. 人民出版社 , 侯勇,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