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尺度下的荒漠绿洲景观结构数量分析与绿洲稳定性研究——以甘肃景泰县为例

被引:7
|
作者
刘世增 [1 ,2 ]
孙保平 [1 ]
李银科 [2 ]
李发明 [2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甘肃省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关键词
荒漠绿洲; 景观生态; 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景泰县典型荒漠绿洲2006—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作为研究的基础材料,运用景观生态学中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等有关结构数量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分异进行定量分析,结合该区种植结构调整对土地生产力、经济的影响的实地调查,对绿洲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6—2008年研究区景观异质性下降,景观组分趋向不均匀分布,优势斑块对景观的控制作用在增强,斑块趋向异质化,绿洲稳定性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148 / 11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基于分形理论的土地利用空间行为特征——以江西东江源流域为例
    谢花林
    李秀彬
    [J]. 资源科学, 2008, (12) : 1866 - 1872
  • [2] 基于RS与GIS的闽江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亓兴兰
    李宝银
    刘健
    胡宗庆
    余坤勇
    [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 539 - 543
  • [3] 科尔沁沙地土地沙漠化与景观结构变化的关系分析
    李健英
    常学礼
    蔡明玉
    张继平
    宋彦华
    [J]. 中国沙漠, 2008, (04) : 622 - 626+802
  • [4] 黑河干流肃南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刘普幸
    孙婧
    陈发虎
    赵志峰
    张慧娥
    [J]. 中国沙漠, 2008, (01) : 89 - 93
  • [5] 干旱区新垦绿洲防护林体系的防护效益分析——以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为例
    袁素芬
    陈亚宁
    李卫红
    [J]. 中国沙漠, 2007, (04) : 600 - 607
  • [6] 陇东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研究
    张希彪
    上官周平
    [J]. 水土保持研究 , 2006, (04) : 167 - 169
  • [7] 塔里木河上游典型绿洲景观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贡璐
    王宏卫
    鲍平勇
    吕光辉
    潘晓玲
    [J]. 中国沙漠, 2006, (03) : 421 - 425
  • [8] 河西走廊景观类型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
    蒙吉军
    李正国
    [J]. 中国沙漠, 2004, (01) : 58 - 64
  • [9] 景观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肖笃宁等 编著, 2003
  • [10]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应用[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许慧,王家骥编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