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并联型多端口配电网柔性互联开关

被引:3
作者
冯欣 [1 ]
张建文 [1 ]
周剑桥 [1 ]
章一新 [2 ]
施刚 [1 ]
蔡旭 [1 ]
王鹏 [3 ]
机构
[1]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2]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3]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柔性互联开关; 多端口变换器; 配电网潮流调节;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11386
中图分类号
TM564 [各种开关];
学科分类号
080801 ;
摘要
分布式能源渗透率的提高、电动汽车的大范围普及和用户负荷的多样化发展,给配电网带来电压越限、馈线过载和双向潮流等问题。利用柔性互联开关替代传统联络开关,可有效地增强配电网的灵活调控能力。此外,在配电网多网孔化的发展趋势下,对低成本、易扩展的多馈线柔性互联技术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目前采用的柔性互联方案多为背靠背全功率型拓扑结构,成本高、体积大,不利于规模化推广应用。该文提出一种串并联型多端口柔性互联开关(series-shunt multi-port flexible interconnection switch,S2-MFIS),可实现多条互联馈线间的有功潮流调控及无功功率解耦支撑,且具备低成本、模块化和端口可灵活扩展等优点。首先,阐述S2-MFIS的潮流调节原理,并提出馈线潮流控制策略。其次,建立S2-MFIS内部能量平衡机制,提出电压恒定控制策略。接着,针对S2-MFIS拓扑结构,给出主回路关键参数设计方法,并就器件数量、器件参数等方面与背靠背全功率型拓扑方案进行对比。最后,通过仿真与小功率样机,对多馈线柔性互联场景下S2-MFIS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6599 / 661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智能配电网柔性互联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祁琪 ;
姜齐荣 ;
许彦平 .
电网技术, 2020, 44 (12) :4664-4676
[2]   钻石型配电网升级改造研究与实践 [J].
阮前途 ;
谢伟 ;
张征 ;
祝瑞金 ;
石方迪 ;
李亦农 .
中国电力, 2020, 53 (06) :1-7+63
[3]   电网电压跌落下基于零序电压注入的星形级联H桥STATCOM相间直流电压均衡控制策略 [J].
陆道荣 ;
沙辰星 ;
周骏贵 ;
夏玲芳 ;
胡海兵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0, 40 (09) :2924-2932
[4]   含多端柔性多状态开关的主动配电网日前–日内协调能量管理方法 [J].
孙峰洲 ;
马骏超 ;
于淼 ;
韦巍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0, 40 (03) :778-790
[5]   无变压器非对称式柔性多状态开关的零序抑制策略 [J].
许烽 ;
陆翌 ;
李继红 ;
黄晓明 ;
朱承治 ;
陆承宇 .
高电压技术, 2019, 45 (10) :3084-3091
[6]   基于虚拟阻抗滑模控制的MMC环流抑制策略 [J].
杨晓峰 ;
李泽杰 ;
郑琼林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8, 38 (23) :6893-6904+7123
[7]   大幅减小子模块电容容值的MMC优化方法 [J].
董鹏 ;
蔡旭 ;
吕敬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8, 38 (18) :5369-5380
[8]   应用于配电网柔性互联的变换器拓扑 [J].
周剑桥 ;
张建文 ;
施刚 ;
蔡旭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9, 39 (01) :277-288+342
[9]   基于智能软开关的智能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及展望 [J].
王成山 ;
宋关羽 ;
李鹏 ;
于浩 ;
赵金利 ;
吴建中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 40 (22) :168-175
[10]   主动配电网中考虑需求侧管理和网络重构的分布式电源规划方法 [J].
张沈习 ;
袁加妍 ;
程浩忠 ;
李珂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S1) (S1)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