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地表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29
作者
李生 [1 ]
任华东 [1 ]
姚小华 [1 ]
张守攻 [2 ]
杨实 [3 ]
兰应秋 [3 ]
农美东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亚热带林木培育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林业局
关键词
石漠化; 植被类型; 地表径流; 养分流失;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9.02.010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在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广西凌云县设置径流小区,通过对不同植被类型地表径流及养分流失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在降雨历时短且大雨以上强度的降雨条件下存在地表径流,单次径流系数平均值在1.5%13.8%之间,年平均径流量为75.86 mm。地表径流量与每次降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在0.8967~0.9475之间。不同植被类型间年径流量差异极显著,农耕地产生的年径流量最大,达122.75 mm,灌木林地产生的年径流量最小,达54.08 mm。径流中泥沙浓度整体表现出春秋季浓度高,夏季浓度低的趋势。不同植被类型间的侵蚀模数差异极显著,侵蚀模数平均达到45.88 t/km2.a,属微度侵蚀。耕作加剧了土壤扰动,对土壤流失有显著的影响,农耕地土壤侵蚀模数(98.91 t/km2.a)最大,灌木林地土壤流失量(5.42t/km2.a)最小。径流中全N浓度呈现出随时间而下降的趋势,全P、全K浓度呈现出春秋季高、夏季低的趋势。不同植被类型间流失全N、全P、全K总量差异极显著,植被能够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及养分的损失,在该地区应该促进植被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黔中石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J].
李生 ;
张守攻 ;
姚小华 ;
任华东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3) :384-389
[2]   黔中喀斯特山地不同森林类型的地表径流及影响因素 [J].
张喜 ;
薛建辉 ;
许效天 ;
连宾 ;
李克之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7, (06) :527-537
[3]   黔中山地喀斯特森林的水文学过程和养分动态 [J].
张喜 ;
薛建辉 ;
生原喜久雄 ;
许笑天 ;
田野 ;
户田诰夫 ;
刘延惠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5) :757-768
[4]   典型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演变过程对土壤质量性状的影响 [J].
龙健 ;
李娟 ;
汪境仁 ;
李阳兵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2) :77-81
[5]   黄土高原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关系研究 [J].
索安宁 ;
洪军 ;
林勇 ;
葛剑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9) :1719-1723
[6]   中国西南地区石漠化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析 [J].
肖荣波 ;
欧阳志云 ;
王效科 ;
赵同谦 .
生态学杂志, 2005, (05) :551-554
[7]   不同雨强和坡度条件下紫色土养分流失规律研究 [J].
傅涛 ;
倪九派 ;
魏朝富 ;
谢德体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01) :71-74+101
[8]   不同雨强条件下红壤坡地养分流失特征研究 [J].
马琨 ;
王兆骞 ;
陈欣 ;
尤力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3) :16-19
[9]   中国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区划研究 [J].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肖寒 ;
苗鸿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2001, (01) :14-19
[10]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唐启义;冯明光著;.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