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时间序列植被覆盖度断点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9
|作者:
王恩鲁
汪小钦
陈芸芝
机构:
[1] 福州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断点检测;
时间序列;
MODIS NDVI;
植被覆盖度;
DBEST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断点检测技术能够提取时间序列数据中发生变化的信息,对时序变化特征的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植被变化研究中,它有助于发掘时序植被参数数据中潜在的连续变化信息(如火烧、砍伐和病虫害等),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2000-2015年空间分辨率为250 m的福建省长汀县MODIS NDVI遥感时序产品计算的植被覆盖度(Vegetation Fractional Coverage,VFC)为数据源,利用DBEST(Detecting Breakpoints and Estimating Segments in Trend)模型开展植被变化断点检测与分析,并讨论了模型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研究发现,使用DBEST推荐的第一、第二水平变化阈值(即θ1、θ2分别为0.1和0.2)可较好地界定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级别;变化持续时长φ可根据所用时序数据的类型和当地植被变化特点进行调整,表示断点变化级别的阈值β也可根据研究目标自定义;本文φ取3,β取0.2,实验得到断点位置和断点类型的精确度分别为92%和80%,表明DBEST模型能够很好地提取时间序列VFC数据中的重要变化信息,与当地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355 / 1363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