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

被引:9
作者
张煜 [1 ,2 ]
孙慧 [1 ,3 ]
机构
[1]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新疆科技报社
[3] 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狭义科技进步; 经济增长; 贡献率; 理论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对狭义科技进步的模式、动态性质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方式和实现形式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总生产函数分解为普通生产函数和科技进步生产函数,建立相应模型,分析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扩大经济规模和提高发展质量不一定能实现同步;加大研发投入数量、提高各类劳动要素和研发资金投入产出弹性有助于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研发资金与研发劳动投入要协调增长;提高劳动者和研发人员素质,可以降低普通产出增速并提高科技进步产出增速;科技进步能否有效持续开展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效应,科技进步贡献率在相关条件下存在最小值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分解及演进研究:1952~2012 [J].
王欣亮 ;
严汉平 .
人文杂志, 2014, (03) :38-44
[2]   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度:一种新的视角 [J].
吴建宁 ;
王选华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34 (08) :10-17
[3]   科技进步的经济学解释 [J].
潘鸿 ;
张萨仁 .
科技和产业, 2011, 11 (11) :143-150
[4]   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J].
樊纲 ;
王小鲁 ;
马光荣 .
经济研究, 2011, 46 (09) :4-16
[5]   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改进 [J].
杨少华 ;
郑伟 .
统计与决策, 2011, (08) :22-24
[6]   中国各省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实证研究 [J].
李兰兰 ;
诸克军 ;
郭海湘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4) :55-61
[7]   产品种类扩大、质量提升及创造性破坏 [J].
钟春平 ;
徐长生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2) :493-522
[8]   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J].
成思危 .
中国软科学, 2009, (12) :1-14
[9]   基于DEA-Malmquist方法的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1979~2004年 [J].
于洁 ;
刘润生 ;
曹燕 ;
庞景安 .
软科学, 2009, 23 (02) :1-6
[10]   重庆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中的直辖效应 [J].
饶光明 ;
吴忠俊 ;
丁思颖 .
软科学, 2008, (01) :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