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内涵及实施路径探究

被引:26
作者
张燕平 [1 ]
朱志明 [2 ]
机构
[1]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
关键词
新时代; 劳动教育; 劳动精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新时代赋予了劳动精神新的内涵。培育劳动精神是实现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完善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的必要手段,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当下,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须立足新的时代背景,积极应对时代发展的现实挑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渠道、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多方面来创新和拓延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张烁;.人民日报.2018,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
[3]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方法和艺术.[M].韩和鸣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4]  
教育学.[M].王道俊;王汉澜 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