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流域山区和绿洲潜在蒸散发的不同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30
|
作者
韩松俊 [1 ,2 ]
胡和平 [2 ]
杨大文 [2 ]
刘群昌 [1 ]
机构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
[2]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潜在蒸散发; 塔里木河流域;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塔里木河流域天山山区中部和西南部山区11个气象站以及开都-孔雀河、阿克苏河、喀什和叶尔羌绿洲共18个气象站的气象数据,对比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山区和绿洲在1960~2006年间潜在蒸散发变化的不同趋势及气象因子的不同影响,并根据潜在蒸散发与山区降水、绿洲耗水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山区和绿洲潜在蒸散发变化趋势不同的原因.塔里木河流域山区和绿洲都具有潜在蒸散发下降的趋势,且潜在蒸散发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其空气动力学项的减小,但绿洲潜在蒸散发的下降趋势明显强于山区.山区辐射和风速下降对潜在蒸散发的影响最为显著,而绿洲风速下降的影响最为显著.基于蒸散发互补相关理论分析发现,塔里木河流域山区和绿洲潜在蒸散发的下降分别与降水和绿洲耗水的增加紧密联系,反映了自然因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潜在蒸散发的不同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375 / 138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塔里木盆地绿洲耗水分析
    雷志栋
    胡和平
    杨诗秀
    田富强
    [J]. 水利学报, 2006, (12) : 1470 - 1475
  • [2] 近40 a中国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同蒸发皿观测的蒸发量变化的关系
    左洪超
    李栋梁
    胡隐樵
    鲍艳
    吕世华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5, (11) : 1125 - 1130
  • [3] 人工绿洲对夏季气候变化趋势的影响
    杨青
    雷加强
    魏文寿
    赵景峰
    [J]. 生态学报, 2004, (12) : 2728 - 2734
  • [4] 干旱区平原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Ⅰ模型结构
    胡和平
    汤秋鸿
    雷志栋
    杨诗秀
    [J]. 水科学进展, 2004, (02) : 140 - 145
  • [5] 黄河流域近40年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邱新法
    刘昌明
    曾燕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4) : 437 - 442
  • [6] 塔里木河流域近40a来气候、水文变化及其影响
    王顺德
    王彦国
    王进
    毛炜峄
    沈永平
    [J]. 冰川冻土, 2003, (03) : 315 - 320
  • [7] 塔里木河干流水资源的形成及其利用问题
    雷志栋
    甄宝龙
    尚松浩
    杨诗秀
    丛振涛
    张发旺
    毛晓辉
    周海鹰
    [J].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2003, (05) : 473 - 480
  • [8] 沙漠绿洲的开发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影响
    杜明远
    真木太一
    [J].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 368 - 371
  • [9] 参照腾发量的新定义及计算方法对比
    刘钰
    蔡林根
    [J]. 水利学报, 1997, (06) : 28 - 34
  • [10] 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周边山区天气气候[M]. 科学出版社 , 李江风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