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优化研究

被引:29
作者
李捷
机构
[1]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双循环”; 高等教育; 发展格局; 结构体系; 科技创新; 对外开放; 治理能力;
D O I
10.13316/j.cnki.jhem.20210824.003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本研究从系统论角度厘清高等教育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系:高等教育作为子系统内嵌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系统,且发挥着枢纽的作用,助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向更高能级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受到层次、学科专业、类型和区域结构体系不相匹配,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力不足,教育对外开放有待加强,教育治理水平不相适应等现实短板的掣肘。未来,高等教育应通过坚定人才培养方向,提高供给体系适配性,强化创新与转化能力,提升对外开放能级,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路径全面深度融入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十四五”:高等教育立足当下 更将引领未来.[N].杨飒;晋浩天;.光明日报.2020,
[2]  
世界级大学领导力.[M].(美) 阿特巴赫;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  
唯物辩证法大纲.[M].李达; 主编.人民出版社.2014,
[4]  
高等教育与区域.[M].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5]  
大学的理想.[M].(英)约翰·亨利·纽曼(JohnHenryNewman)著;徐辉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  
系统辩证论.[M].乌杰著;.人民出版社.1997,
[7]  
西方社会学理论.[M].宋林飞;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8]  
系统论.[M].霍绍周编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
[9]  
柏林洪堡大学.[M].杨焕勤;张蕴华 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10]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Z].关晓静 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