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水谷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以西宁市为例

被引:18
|
作者
张小平
何伟
方婷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能值分析; 湟水谷地; 农业生态系统; 西宁市;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1.02.014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采用净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荷率、能值密度、人均能值用量、能值产投比及可持续性指数、系统稳定性指数及优势度指数等重要能值指标对位于湟水谷地的西宁市1990-2008年间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结构作了深入地分析。结果表明:湟水谷地农业生态系统由1990-2004年的低效率开发阶段逐步转变为2005-2008年的高效率开发阶段;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总投入和经济反馈能值投入大致呈先逐步下降、后缓慢上升和再快速上升的三个阶段性变化。农业生产力投入虽然以工业辅助能为主要方面,但传统的可更新环境资源和劳力、畜力和有机肥等有机辅助能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工业辅助能投入的加大,农业能值利用强度逐渐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步入良好的发展阶段。但同时要注意工业辅助能投入的加大对系统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干扰。
引用
收藏
页码:344 / 35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