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低纬高原地区一次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雨团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11
|作者:

董海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空军气象中心 空军气象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曾庆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环境中心 空军气象中心
机构:
[1] 空军气象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环境中心
来源:
关键词:
强降水;
中尺度雨团;
低纬高原;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 [中小尺度天气现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2001年5月31日6月1日发生于低纬高原地区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确定大尺度环流形势场、降水过程及雨团模拟正确的基础上,对引发强降水的主要雨团A,利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模拟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再诊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雨团A所在区域未发现有明显的气旋系统(或扰动),但在其发展强盛期,仍具有明显的中尺度动力和热力结构特征;中低层正涡度中心先于降水系统的发展,而垂直上升运动是低层气流辐合抬升的结果;雨团A的形成与近地层气流辐合线密切相关,并与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密切关联;南风分量对强雨团A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受其大尺度环流场的影响,雨团A的发展演变与印缅槽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对中尺度雨团A的水汽来源分析表明:在中尺度系统发展成熟前有较强的向雨团A区域的水汽输送,并且水汽主要来源其西南侧,即孟加拉湾。
引用
收藏
页码:1159 / 117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梅雨期暴雨个例模拟及其中小尺度结构特征分析研究[J]. 大气科学, 2007, (01) : 1 - 1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楼小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胡志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一类华南锋前暖区暴雨β中尺度系统环境特征的分析研究[J]. 大气科学, 2006, (05) : 988 - 1008夏茹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赵思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孙建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3] 2003年7月3~4日淮河流域大暴雨结构和维持机制分析[J]. 大气科学 , 2006, (03) : 475 - 490矫梅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毕宝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鲍媛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李泽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 [4] 低纬高原地区南支槽强降水中尺度MCS系统的模拟与分析[J]. 高原气象 , 2005, (05) : 672 - 684晏红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肖子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张小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李建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5] 我国低纬高原地区初夏强降水天气研究I·2001年5月印缅槽维持期间云南暴雨及其中尺度特征[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3) : 165 - 181董海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环境中心赵思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环境中心曾庆存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环境中心
- [6] 2002年6月8~9日陕南大暴雨数值模拟研究[J]. 大气科学 , 2005, (05) : 814 - 826毕宝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刘月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李泽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 [7] 边界层过程对“98·7”长江流域暴雨预报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2) : 230 - 240董佩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赵思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8] 1998年“二度梅”期间武汉—黄石突发性暴雨的模拟研究[J]. 大气科学 , 2003, (03) : 399 - 418贝耐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赵思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守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9] 初值及物理过程对“98·7”暴雨预报结果的影响[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4) : 386 - 396贝耐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赵思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
- [10] 低纬高原上中尺度模式的积云参数化方案研究[J]. 高原气象 , 2002, (04) : 414 - 420邓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大学信息中心琚建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大学信息中心吕俊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大学信息中心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大学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