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应对极端降水的适应性方案研究——以西宁海绵城市试点区为例

被引:21
|
作者
马冰然 [1 ]
曾逸凡 [1 ]
曾维华 [1 ]
崔丹 [1 ]
胡雯 [2 ]
陈岩 [3 ]
何跃君 [4 ,5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2]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河北分局顺平管理处
[3]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4]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5] 青海省生态环境规划和环保技术中心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气候变化; 城市内涝; 低影响开发;
D O I
10.13671/j.hjkxxb.2019.0011
中图分类号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气候变化将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率与强度的增加,城市迫切需要对未来的极端天气做出适应性反应.因此,为了找到应对未来暴雨极端天气的最佳适应性方案,明确不同方案对暴雨极端天气的缓解程度,本研究基于西宁市海绵城市试点区50年(1966—2015)的气象资料,利用Pearson-III概率分布和线性趋势估计法预测了该区未来50年的极端降水量,进而利用SWMM模型模拟未来50年极端降水条件下的城市内涝情况,并根据模拟结果提出基于低影响开发(LID)配置和管网改造的城市内涝适应方案.这些方案包括:局部布设LID措施、局部布设LID措施结合局部管网改造、全局布设LID措施、全局布设LID措施结合满流管网改造.再次利用SWMM模型对这些方案进行模拟,并评价它们应对未来极端降水的能力.结果表明,全局布设LID措施和满流管网改造的效果最好,全局布设LID措施的效果和局部布设LID措施结合局部管网改造的效果相近.然而,管网改造无法有效储存和利用雨水资源,因此,全局布设LID措施将成为城市应对极端降雨的重要适应性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1361 / 137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未来气候变化研究综述
    张磊
    王春燕
    潘小多
    [J]. 高原气象 , 2018, (05) : 1440 - 1448
  • [2] 基于土地利用的城市内涝交通风险评价
    王茜
    杨小柳
    徐超伟
    刘占衍
    [J]. 自然灾害学报, 2018, 27 (05) : 197 - 204
  • [3] 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拜亚丽
    [J]. 地下水, 2018, 40 (05) : 70 - 72+195
  • [4]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及应用研究进展
    李少英
    刘小平
    黎夏
    陈逸敏
    [J]. 遥感学报, 2017, 21 (03) : 329 - 340
  • [5] SWMM模拟植草沟功能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郭凤
    陈建刚
    杨军
    孟莹莹
    龚应安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6, 32 (09) : 131 - 134+139
  • [6] 低影响开发措施比选及适建区域分析
    王琼珊
    刘晓梅
    赵冬泉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4, 30 (03) : 96 - 100
  • [7] 基于低影响开发(LID)的可持续城市雨水系统
    邢薇
    赵冬泉
    陈吉宁
    王浩正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1, 27 (20) : 13 - 16
  • [8] 气候变化对淮河防洪与排涝管理项目的影响及适应对策研究
    程晓陶
    王静
    夏军
    任国玉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6) : 324 - 329
  • [9] 芝加哥降雨过程线模型在排水系统模拟中的应用
    张大伟
    赵冬泉
    陈吉宁
    王浩正
    王浩昌
    [J]. 给水排水, 2008, 44(S1) (S1) : 354 - 357
  • [10] 用Pearson-Ⅲ概率分布推算重现期年最大日雨量
    林两位
    王莉萍
    [J]. 气象科技, 2005, (04) : 314 -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