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面监测数据的2013~2015年长三角地区PM2.5时空特征

被引:41
作者
戴昭鑫 [1 ,2 ]
张云芝 [1 ,3 ]
胡云锋 [1 ]
董昱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内蒙古师范大学
关键词
PM2.5浓度; 地面监测; 空间分布; 时间动态变化; 长三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灰霾天气持续增多,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基于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长三角地区及周边缓冲区内共214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PM2.5逐时监测数据,运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从年、季、月尺度上分析了PM2.5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2 a来,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空间分布明显呈现整体北部高南部低,局部地区略有突出的分布特征;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年均值为57.08μg/m3;其中,江苏省PM2.5的年均值为三省市最高,为65.84μg/m3;其次为上海市,年均值为53.87μg/m3;浙江省PM2.5的年均值较小,为51.53μg/m3。(2)从季节尺度分析,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变化表现出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变化趋势;这与区域内冬季风向来源、降水稀少、气象扩散条件差有着密切的关系;(3)长三角地区月浓度变化大致呈U形分布;12月份PM2.5浓度最高;3月份以后,PM2.5浓度开始呈逐步下降趋势;在5~9月份,区域PM2.5处于"U"字的谷底,其中6月份夏收时期秸秆焚烧、气象等因素导致PM2.5浓度有略微升高;进入10月份后迅速攀升,且11、12月份呈现持续升高态势。
引用
收藏
页码:813 / 8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2014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时空分布及来源模拟 [J].
李珊珊 ;
程念亮 ;
徐峻 ;
聂磊 ;
孟凡 ;
潘涛 ;
唐伟 ;
张玉洁 .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 (10) :2908-2916
[2]  
长江三角洲PM2.5质量浓度遥感估算与时空分布特征[J]. 徐建辉,江洪.环境科学. 2015(09)
[3]   京津冀地区污染过程的气溶胶遥感反演 [J].
王晶杰 ;
李琦 ;
冯逍 ;
朱亚杰 .
测绘科学, 2015, (02) :78-83
[4]   2013年北京市PM的时空分布 [J].
王占山 ;
李云婷 ;
陈添 ;
张大伟 ;
孙峰 ;
潘丽波 .
地理学报, 2015, 70 (01) :110-120
[5]   上海市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估 [J].
成亚利 ;
王波 .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4, 31 (10) :1189-1192
[6]   南京市PM2.5颗粒物来源探析 [J].
丁铭 ;
郁建桥 ;
程真 ;
陈玉柱 .
环境科技, 2014, 27 (04) :23-26
[7]   2013年元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强霾污染成因分析 [J].
王跃思 ;
姚利 ;
王莉莉 ;
刘子锐 ;
吉东生 ;
唐贵谦 ;
张军科 ;
孙扬 ;
胡波 ;
辛金元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 44 (01) :15-26
[8]   长三角地区灰霾天气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J].
韩婷 ;
黄志萍 ;
徐军科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4, (01) :94-97
[9]  
北京地区冬春PM2.5和PM10污染水平时空分布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赵晨曦,王云琦,王玉杰,张会兰,赵冰清.环境科学. 2014(02)
[10]   PM2.5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概述 [J].
孙志豪 ;
崔燕平 .
环境科技, 2013, 26 (04) :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