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ewlett方法的桩网复合地基土拱效应优化算法

被引:5
|
作者
郭帅杰 [1 ,2 ,3 ]
宋绪国 [2 ,3 ]
罗强 [1 ]
许再良 [2 ]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
[2]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3]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勘察设计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桩网复合地基; 土拱效应; 桩体荷载分担比; Hewlett方法; 黏聚力;
D O I
10.13238/j.issn.1004-2954.2015.05.004
中图分类号
TU470 [地基和基础的理论和计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桩网复合地基填土性质与土拱效应发挥程度直接相关,而传统土拱模型并不能有效反映填土黏聚力对桩土应力计算结果的影响。在Hewlett极限状态空间土拱效应分析基础上,采用填土综合内摩擦角指标完成空间土拱拱顶及拱脚位置处单元土体应力极限状态分析,考虑桩间土应力非均匀分布与被动土压力发挥程度的影响,得到桩网复合地基桩体荷载分担比解析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填土黏聚力显著提高路基填土土拱效应,复合地基设计应考虑填土黏聚力的有利影响;桩间土应力并非均匀分布,通过非均匀分布系数折减后,可有效提高弹性工作状态的桩体荷载分担计算结果;考虑被动土压力发挥程度的计算结果并不合理,应分别由桩顶和拱脚土体应力极限状态确定对应的桩体荷载分担比,取较小值为最终桩体荷载分担比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桩承地基土拱高度计算方法的研究及分析
    强小俊
    赵有明
    张长生
    [J]. 铁道建筑, 2012, (05) : 90 - 94
  • [2] 桩网复合地基桩顶土拱形态分析
    刘俊飞
    赵国堂
    马建林
    [J]. 铁道学报, 2011, 33 (06) : 81 - 87
  • [3] 复合地基土拱效应与桩土应力比研究
    周龙翔
    王梦恕
    张顶立
    童华炜
    田守伟
    [J]. 土木工程学报, 2011, 44 (01) : 93 - 99
  • [4] 桩网结构支承路堤土拱效应改进算法
    强小俊
    赵有明
    胡荣华
    [J]. 中国铁道科学, 2009, 30 (04) : 7 - 12
  • [5] 桩承式路堤中土拱效应的改进Hewlett算法
    陈福全
    李阿池
    吕艳平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6) : 1278 - 1283
  • [6] 国外加筋垫层桩支承路基计算方法分析
    周镜
    叶阳升
    蔡德钩
    [J]. 中国铁道科学, 2007, (02) : 1 - 6
  • [7] 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分析
    陈云敏
    贾宁
    陈仁朋
    不详
    [J]. 中国公路学报 , 2004, (04) : 4 - 9
  • [8] 奇异的颗粒物质
    厚美瑛
    陆坤权
    [J]. 新材料产业, 2001, (02) : 26 - 28
  • [9] 深厚层软土路基桩网复合结构地基沉降机理及计算方法研究[D]. 张栋樑.同济大学. 2007
  • [10] 路堤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理论与应用研究[D]. 余闯.东南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