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拟世界“道”人工智能——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人机关系”的时代反思与批判

被引:11
作者
张亮 [1 ,2 ]
机构
[1] 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机关系; 虚拟世界; 人工智能;
D O I
10.15886/j.cnki.hnus.2020.04.011
中图分类号
B02 [辩证唯物主义];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未来已来,"人机交互"技术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理论探索的热点、社会关注的焦点。虚拟世界作为"人机关系"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它正全面而深刻地拓展人们对于人机关系的理论视野,并因此激活了对于人类技术"趋同性"发展的新的学术关注,激荡起对于人类(社会)与技术共生性"进化"维度新一波的研究思潮,特别是有助于系统性反思与批判基于人工智能与虚拟世界之间理论分野而成型的研究进路。这种探索必将引起现实世界、虚拟世界、人机关系、人工智能之间相互关系的"链式"追问,但不论是宏大叙事还是具体探微,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对此"追问"的分析、阐释甚至预判,都必将成为人类数字化"时代精神的精华"。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10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唯物论者何以言规范.[M].徐英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2]  
现实不似你所见.[M].卡洛·罗韦利.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3]  
人工智能简史.[M].约翰·马尔科夫.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4]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习近平.人民出版社.2016,
[5]  
机器之心.[M].库兹韦尔.中信出版社.2016,
[6]  
必然.[M].凯利.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7]  
湿经济.[M].(美) 派恩二世 (Pine Ⅱ;B.J.) ; (美) 科恩 (Korn;K.C.) ;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8]  
科技想要什么?.[M].(美) 凯利; 著.中信出版社.2011,
[9]  
虚拟认识论.[M].张怡等著;.学林出版社.2003,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