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错配与产能过剩——一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解释

被引:4
作者
谢地
机构
[1]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产业组织; 产业结构; 产能过剩;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17.12.005
中图分类号
F014.2 [劳动、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着力点,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的重要步骤。而产能过剩则是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必须破解的难题。我国的产能过剩是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矛盾的某种表现,但从根本上说是资源配置扭曲的结果。马克思《资本论》关于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理论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深入挖掘《资本论》中关于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理论,对于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能过剩的生成机理,寻找治理产能过剩的路径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提法浅议 [J].
高红阳 .
当代经济研究, 1998, (03) :60-62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人民出版社 . 2009
[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存在两种含义 [J].
胡寄窗 .
经济研究, 1990, (03) :37-44
[4]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4
[6]  
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各个阶段中作用及其表现形式[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魏〓,谷书堂著, 1956
[7]   对“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再认识 [J].
宋则行 .
当代经济研究, 1996, (05) :1-6
[8]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今解 [J].
胡培兆 .
经济学动态, 2001, (07) :22-26
[9]  
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辨析[N]. 卫兴华. &nbsp人民日报. 2014 (007)
[10]   价值决定和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J].
卫兴华 .
经济研究, 1984, (01) :47-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