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空间辩证法的由来

被引:36
作者
叶超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社会空间辩证法; 空间的生产;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12.02.013
中图分类号
N031 [自然辩证法];
学科分类号
0101 ;
摘要
空间问题和"空间的生产"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持续研究的重点之一。社会空间辩证法是"空间的生产"理论的主要方法论。它产生于两重批判的基础之上:一是对传统容器空间观的批判,另一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忽视空间要素及其作用的批判。社会空间辩证法概念系通过列斐伏尔的奠基,哈维等人的发扬,最后由索加正式予以提出。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2]   “空间的生产”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 [J].
叶超 ;
柴彦威 ;
张小林 .
经济地理, 2011, 31 (03) :409-413
[4]   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主要理论及研究的意义——基于空间思想的分析 [J].
李健 ;
宁越敏 .
城市问题, 2006, (06) :84-89+94
[5]   空间理论和文学空间 [J].
陆扬 .
外国文学研究 , 2004, (04) :31-37+170
[6]  
康德著作全集.[M].李秋零;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  
劳动的空间分工.[M].梁光严; 译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8]  
空间与政治.[M].(法) 勒菲弗 (Lefebvre;H.)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  
希望的空间.[M].(美)大卫·哈维(DavidHarvey)著;胡大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  
空间.[M].弗兰克斯·彭茨(FrancoisPenz);格雷格里·雷迪克(GregoryRadick);罗伯特·豪厄尔(RobertHowell)编;马光亭;章绍增译;.华夏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