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精神之解读

被引:11
作者
马斌
机构
[1] 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公共精神; 共和理想; 教育; 公民参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9 [其他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02 ;
摘要
公共精神是指孕育于公民社会之中,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的以社会发展为依归的一种价值向且渗透于政治经历文化领域的精神传统。公共精神具有四种特征,源自古希腊,卢梭的公民观是对其的继承和发展。公共精神精神的培育依靠教育和参与两种方式而得以形成。而对西方公共精神的分析有助于当代中国公共精神的塑造。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0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社会契约论.[M].(法)卢梭(J.J.Rousseau)[著];何兆武选编;.商务印书馆.2002,
[2]  
使民主运转起来.[M].(英)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D.Putnam)著;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  
人的条件.[M].(美)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著;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  
中国文化要义.[M].梁漱溟著;.学林出版社.1987,
[5]  
政治学.[M].(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
[6]   协商民主与公共政策合法性的提升 [J].
向玉琼 .
理论导刊, 2007, (04)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