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与发展:中国社会建设四十年”笔谈

被引:54
作者
邴正 [1 ]
蔡禾 [2 ]
洪大用 [3 ]
雷洪 [4 ]
李培林 [5 ]
李强 [6 ]
王思斌 [7 ]
张文宏 [8 ]
周晓虹 [9 ]
机构
[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2] 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
[3]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4]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
[5]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6]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7]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8]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9]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社区治理”的提出一方面意味着社区建设需要通过政府和多元行动主体之间的合作来实现,另一方面意味着要把社会利益诉求; 社会矛盾化解; 社会秩序维护; 公共安全建立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心向社区下沉。如果比较一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建设”和十九大;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8.06.001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正>主持人按语: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过去的四十年中,我国不仅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社会建设领域的变革也全面推展,社会转型持续深入,社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治理理念和实践创新层出不穷。改革开放也为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带来了契机。在过去的四十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0
页数:90
相关论文
共 80 条
[1]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动、问题和对策 [J].
李培林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7, 21 (06) :5-16
[2]   社区中国:通过社区巩固国家治理之基 [J].
刘建军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3 (06) :73-85
[4]   复合型环境治理的中国道路 [J].
洪大用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6, 20 (03) :67-73
[5]   “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发展、社会建设与社会学研究的创新之路 [J].
李强 ;
杨艳文 .
社会学研究, 2016, 31 (02) :18-33+241
[6]   中国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调查研究 [J].
谢雄标 ;
吴越 ;
冯忠垒 ;
郝祖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6) :5-11
[7]   近十年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征简析 [J].
张萍 ;
杨祖婵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2) :53-61
[8]   焦虑:迅疾变迁背景下的时代症候 [J].
周晓虹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6) :54-57
[9]   开放:中国人社会心态的现代表征 [J].
周晓虹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5) :46-49+60
[10]   公众环境意识的成长与局限 [J].
洪大用 .
绿叶, 2014, (04)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