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诸失误之匡正
被引:10
作者
:
李立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大学江苏苏州
李立众
机构
:
[1]
苏州大学江苏苏州
来源
:
现代法学
|
2004年
/ 03期
关键词
:
期待可能性;
犯罪论体系;
心理态度;
规范评价;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
030104 ;
030609 ;
摘要
:
期待可能性理论有其一定的理论脉络。在我国,不注意中外刑法理论体系的差别,生搬硬套或者误用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有论者主张无期待可能性是我国刑法中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与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因,有论者主张期待可能性在我国是刑事责任能力的一个要素,有论者认为期待可能性理论属于刑事责任论的内容,有论者认为应以期待可能性理论来完善我国的罪过理论等等。以上诸观点,在现行刑法理论体系之下,都值得匡正。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德、日刑法理论中的期待可能性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克昌
.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1)
:5
-11
[2]
期待可能性理论
[J].
苗玉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武汉
苗玉红
.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03)
:65
-67
[3]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继承与批判
[J].
欧锦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广西南宁
欧锦雄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0,
(05)
:49
-58
[4]
论期待可能性的若干理论问题
[J].
林亚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林亚刚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0,
(02)
:13
-19
[5]
“期待可能性”与我国刑法理论的借鉴
[J].
游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
游伟
;
肖晚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
肖晚祥
.
政治与法律,
1999,
(05)
:22
-27
[6]
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立众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代华
.
中外法学,
1999,
(01)
:31
-39
[7]
期待可能性理论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
[J].
丁银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丁银舟
;
郑鹤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郑鹤瑜
.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7,
(04)
:57
-62+93
[8]
期待可能性理论评说
[J].
姜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姜伟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4,
(01)
:23
-27
[9]
本体刑法学.[M].陈兴良著;.商务印书馆.2001,
[10]
法益初论.[M].张明楷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
1
2
→
共 16 条
[1]
德、日刑法理论中的期待可能性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克昌
.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1)
:5
-11
[2]
期待可能性理论
[J].
苗玉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武汉
苗玉红
.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03)
:65
-67
[3]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继承与批判
[J].
欧锦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广西南宁
欧锦雄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0,
(05)
:49
-58
[4]
论期待可能性的若干理论问题
[J].
林亚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林亚刚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0,
(02)
:13
-19
[5]
“期待可能性”与我国刑法理论的借鉴
[J].
游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
游伟
;
肖晚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
肖晚祥
.
政治与法律,
1999,
(05)
:22
-27
[6]
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立众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代华
.
中外法学,
1999,
(01)
:31
-39
[7]
期待可能性理论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
[J].
丁银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丁银舟
;
郑鹤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郑鹤瑜
.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7,
(04)
:57
-62+93
[8]
期待可能性理论评说
[J].
姜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姜伟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4,
(01)
:23
-27
[9]
本体刑法学.[M].陈兴良著;.商务印书馆.2001,
[10]
法益初论.[M].张明楷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