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国学界杜威思想研究述评

被引:2
作者
庞丹
机构
[1] 沈阳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杜威; 实用主义; 哲学; 教育;
D O I
10.16354/j.cnki.23-1013/d.2008.01.004
中图分类号
B712.51 [杜威(Dewey,J.1859~1952年)];
学科分类号
010103 ;
摘要
自1994年到2004年间我国学者在时杜威思想的研究中,撰写了大量有关杜威的教育及哲学思想的文章,其中技术哲学、传播哲学、社会哲学三个视角是近几年我国学者选取的新的切入点。从总体数量上看,我国学者有关杜威思想的文章大致呈递增趋势。这是因为,杜威对主客体的一致性的强调,同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比较接近;杜威对行动的重要性的强调,比较接近于中国哲学注重实践的传统;杜威对民主的论述,顺应我国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杜威强调的语言哲学观以及他对自然科学和人文价值的关系的格外重视,也是导致其思想复兴的主要原因;同时,美国实用主义的复兴为杜威思想在我国重新成为热点提供了契机。但我国杜威思想的研究中还存在一定问题:某些领域的研究没有进展和突破,有关杜威思想的学术译著的出版工作仍处于落后状态。因此建议:在基本理论研究方面,要深入原有的有关杜威思想问题的研究,同时,不断拓展新课题的研究,出版更多能够充分反应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对于杜威的著述和相关文献资料而言,可从加强杜威原著的翻译和介绍、以及加强其他人物评价杜威思想著作的翻译和介绍两个层面开展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论杜威的社会哲学 [J].
沈鹏飞 .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02) :25-27
[2]   传播哲学家和间接先行者——论杜威对传播学研究的贡献 [J].
许加彪 .
新闻大学, 2004, (01) :40-44
[3]   杜威实用主义技术观述评 [J].
庞丹 ;
陈凡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5) :320-322
[4]   杜威的生产性实用主义技术哲学 [J].
曹观法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2) :28-31
[5]   杜威哲学的复兴及其原因 [J].
王成兵 .
学术论坛, 2002, (01) :23-27
[6]   实用主义在中国 [J].
王元明 .
哲学动态, 2000, (03) :11-14
[7]   近20年来杜威哲学研究综述 [J].
顾红亮 .
哲学动态, 1997, (10) :15-17
[8]   评《目的和思想——实用主义的意义》 [J].
H.S.沙耶尔 ;
张峰 .
哲学译丛, 1982, (03) :79-80
[9]  
现代外国哲学[M]. 人民出版社 , 汝信等主编, 1987
[10]  
哲学和自然之镜[M]. 三联书店 , (美)罗蒂(Rorty,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