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流域4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区对比研究

被引:16
|
作者
谢芳 [1 ]
邱国玉 [2 ,3 ]
尹婧 [4 ]
熊育久 [1 ]
王佩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2]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3]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
[4]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 泾河; 遥感; 不同区段; 生态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泾河流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气候、降水、地形、人类活动等的区域性,从不同区间的空间角度分析泾河流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利用泾河流域1970s2006年的4期遥感影像分类结果,结合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情况,将流域划分为北、中、南3个功能区,从定量的角度揭示了不同功能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规律,初步探讨了这些规律形成的主要自然、经济和政策成因。结果表明:①1970s1990s,泾河流域植被覆盖总体呈下降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实行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后,植被覆盖开始恢复;②泾河流域的城镇用地、耕地、林地、高覆盖度草地在流域中部和南部分布更广,低覆盖度草地则主要分布在流域北部。由于气候、降水等自然条件的变化,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流域由南到北,植被恢复速度逐渐趋缓;③流域北部由于自身自然环境条件较差,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以及相关政策等因素在其土地利用变化中起主要作用。而人类活动、经济发展等社会因素对人类活动强度相对较大的流域中部和南部影响更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354 / 136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泾河流域耕地-人口-粮食系统与耕地压力指数时空分布
    耿艳辉
    闵庆文
    成升魁
    陈操操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10) : 68 - 73
  • [2] 泾河流域温度与器皿蒸发量时空特征及变化趋势
    王佩
    邱国玉
    尹婧
    熊育久
    谢芳
    [J]. 干旱气象, 2008, (01) : 17 - 22
  • [3] 泾河流域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降雨的关系
    陈操操
    谢高地
    甄霖
    耿艳辉
    冷允法
    [J]. 生态学报, 2008, (03) : 925 - 938
  • [4] 北方干旱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泾河流域径流的影响
    邱国玉
    尹婧
    熊育久
    赵少华
    王佩
    吴秀琴
    曾爽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2) : 211 - 218
  • [5] 泾河上游固原地区的NDVI变化与降水的相关性研究
    郭广猛
    谢高地
    甄霖
    [J]. 资源科学, 2007, (02) : 178 - 182
  • [6] 泾河流域土地利用区域分异与驱动力的关系
    索安宁
    巨天珍
    熊友才
    王天明
    葛剑平
    [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06) : 75 - 80
  • [7] 泾河流域生态农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希彪
    [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6, (03) : 231 - 233+236
  • [8] 泾河中上游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与驱动因子分析
    张希彪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6) : 139 - 142+154
  • [9] 泾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分析
    杨丽
    谢高地
    甄霖
    冷允法
    郭广猛
    [J]. 资源科学, 2005, (04) : 26 - 32
  • [10] 泾河流域近五年来植被变化分析
    郭广猛
    杨丽
    谢高地
    [J]. 资源科学, 2005, (04) : 22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