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泾河流域4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区对比研究
被引:16
|作者:
谢芳
[1
]
邱国玉
[2
,3
]
尹婧
[4
]
熊育久
[1
]
王佩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2]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3]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
[4]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
泾河;
遥感;
不同区段;
生态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泾河流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气候、降水、地形、人类活动等的区域性,从不同区间的空间角度分析泾河流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利用泾河流域1970s2006年的4期遥感影像分类结果,结合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情况,将流域划分为北、中、南3个功能区,从定量的角度揭示了不同功能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规律,初步探讨了这些规律形成的主要自然、经济和政策成因。结果表明:①1970s1990s,泾河流域植被覆盖总体呈下降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实行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后,植被覆盖开始恢复;②泾河流域的城镇用地、耕地、林地、高覆盖度草地在流域中部和南部分布更广,低覆盖度草地则主要分布在流域北部。由于气候、降水等自然条件的变化,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流域由南到北,植被恢复速度逐渐趋缓;③流域北部由于自身自然环境条件较差,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以及相关政策等因素在其土地利用变化中起主要作用。而人类活动、经济发展等社会因素对人类活动强度相对较大的流域中部和南部影响更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354 / 1365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