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地方立法中的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被引:11
作者
王秀哲
机构
[1] 辽宁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公共安全; 视频监控; 个人信息保护; 地方立法; 个人信息权利;
D O I
10.16164/j.cnki.22-1062/c.2019.05.008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我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主要通过地方立法进行规制。地方立法中确立了私生活秘密内涵的隐私权保护原则,并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安装与使用的权力行使中规定了个人信息的收集、利用以及安全保护等内容,但存在隐私权保护滞后、权力失控、权利限制正当性缺失以及地方立法特色不明显等弊端。在大数据视频监控联网应用的现实背景下,只有对地方立法进行准确定位,研究技术标准的立法衔接,进行高位阶的限权性行政法规制定,并通过民主参与实现特色地方性法规制定,才能充分发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地方立法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欧盟个人数据保护的“后隐私权”变革 [J].
刘泽刚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8, 21 (04) :54-64
[2]   GB/T 35273—2017《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解读 [J].
董贞良 .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8, (06) :25-27
[3]   个人信息保护:从个人控制到社会控制 [J].
高富平 .
法学研究, 2018, 40 (03) :84-101
[5]   探索激励相容的个人数据治理之道——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方向 [J].
周汉华 .
法学研究, 2018, 40 (02) :3-23
[7]   “雪亮工程”大力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 [J].
罗超 .
中国公共安全, 2017, (12) :52-57
[10]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制度逻辑、现实困境与法治完善路径 [J].
谢桂山 ;
白利寅 .
法学论坛, 2017, 32 (03) :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