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论视角下任意诉讼担当的类型研究

被引:16
作者
纪格非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民事诉讼; 任意诉讼担当; 诉讼担当; 当事人适格; 实体当事人; 诉讼实施权;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200220.008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早期的任意诉讼担当作为实体当事人适格标准的例外出现。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任意诉讼担当在民事诉讼中所承担的功能日趋复杂,渐次注入简化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等程序功能。对于任意诉讼担当适用条件的理解离不开对其功能剖析。任意诉讼担当的不同功能决定了不同类型的任意诉讼担当应有不同的适用标准。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应充分发展代表型的任意诉讼担当;厘清拟制型任意诉讼担当的当事人能力与当事人适格的关系;谨慎对待代理型的任意诉讼担当。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民事公益诉讼原则的制度化及实施研究 [J].
张卫平 .
清华法学, 2013, 7 (04) :6-23
[4]   任意诉讼担当的类型化分析 [J].
肖建国 ;
黄忠顺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5 (01) :54-62
[5]   诉权与实体权利主体相分离的类型化分析 [J].
肖建华 .
法学评论, 2002, (01) :139-145+70
[6]   群体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比较研究 [J].
肖建华 .
比较法研究, 1999, (02) :227-244
[7]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沈德咏, 2015
[8]  
德国民事诉讼法[M].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丁启明, 2015
[9]  
当事人适格问题研究[M]. 厦门大学出版社 , 陈贤贵, 2013
[10]  
新堂民事诉讼法[M]. 法律出版社 , (日) 新堂幸司,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