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KE11的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最佳方案研究

被引:10
|
作者
熊鸿斌
陈雪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污染河流; 水质改善; 补水; MIKE11模型;
D O I
10.19853/j.zgjsps.1000-4602.2019.03.011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选择合肥市"西南生态补水"重点工程涉及水域十五里河为研究对象,针对氨氮和总磷这两个主要污染物指标,基于MIKE11构建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模拟分析不同补水方案下的水质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当河道上游祁门路桥下(补水点1)的补水流量为1. 2 m3/s、中游京台高速桥下(补水点2)和杨前村下河道(补水点3)的补水流量为0. 7 m3/s时,对河流的水质改善效果最佳,氨氮和总磷浓度的下降率分别为75. 45%和68. 28%,可使50%以上的河段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为污染河流的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基于MIKE11模型提高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效果的方法[J]. 熊鸿斌,陈雪,张斯思.环境科学. 2017(12)
  • [2] 多闸坝河网水系TMDLs计算模型构建及应用
    吕菲菲
    单楠
    马天海
    闫中月
    [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6, 52 (01) : 96 - 102
  • [3] MIKE11模型在东苕溪水源地水质预警及保护的应用
    胡琳
    卢卫
    张正康
    [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16, 31 (01) : 28 - 36
  • [4] 福州市台江区内河补水方案探讨
    张帆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5, 31 (12) : 25 - 27
  • [5] 杭州市余杭塘河支流的水环境生态修复
    蔡鲁祥
    范昱
    章黎笋
    沙昊雷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5, 31 (10) : 99 - 102
  • [6] 淮河支流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动态测算
    张亚丽
    申剑
    史淑娟
    韩丽琼
    姚志鹏
    [J]. 中国环境监测, 2015, 31 (02) : 64 - 67
  • [7] 武河人工湿地工程去除COD效果及WASP模拟
    王洪秀
    袁佐栋
    武周虎
    冯素萍
    吴海明
    张建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4, 30 (11) : 69 - 72
  • [8] 南京市外秦淮河水质模拟及引调水效果
    童朝锋
    岳亮亮
    郝嘉凌
    邵宇阳
    严以新
    刘丰阳
    [J]. 水资源保护, 2012, 28 (06) : 49 - 54
  • [9] 高效除磷硅藻土用于城市景观水体的治理
    郑西强
    陈云峰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2, 28 (05) : 32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