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城市地表温度的影响——以广东东莞为例

被引:74
|
作者
刘宇
匡耀求
吴志峰
黄宁生
周静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表温度; 热效应评价指数; 东莞;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6.05.014
中图分类号
P463.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Landsat TM6热红外遥感数据、土地利用专题图件、气象观测资料反演了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地区东莞市的城市地表温度。构建了三个热效应评价指数:热效应贡献度指数、热像元权重指数和区域热像元权重指数,来定量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城市地表温度的贡献度,发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林地和耕地的热效应贡献度较大,水域和草地的热效应贡献度较小,未利用地对区域热环境的贡献最小。此外,研究表明,随着平均温度的升高,东莞市水面和陆面19881998年的温度反差明显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597 / 560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中国东北地区及不同典型下垫面的气温异常变化分析
    孙凤华
    任国玉
    赵春雨
    杨素英
    [J]. 地理科学, 2005, (02) : 167 - 171
  • [2] 基于TM影象的快速大气校正方法
    刘小平
    邓孺孺
    彭晓鹃
    [J]. 地理科学, 2005, (01) : 87 - 93
  • [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与动向
    于兴修
    杨桂山
    王瑶
    [J]. 地理科学, 2004, (05) : 627 - 633
  • [4] 环境污染对东莞市地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匡耀求
    黄宁生
    胡振宇
    [J]. 地理科学, 2004, (04) : 419 - 425
  • [5] 用TM影像和DEM获取黑河流域地表反射率和反照率
    刘三超
    张万昌
    蒋建军
    赵登忠
    [J]. 地理科学, 2003, (05) : 585 - 591
  • [6] 张掖绿洲城市热效应的遥感研究
    刘三超
    张万昌
    [J]. 国土资源遥感, 2003, (04) : 17 - 21
  • [7] 利用热红外遥感研究上海市道路系统对城市热场的影响
    徐骏
    周坚华
    李先华
    [J]. 遥感信息, 2003, (03) : 31 - 34
  • [8] 单窗算法的大气参数估计方法
    覃志豪
    LI Wenjuan
    ZHANG Minghua
    Arnon Karnieli
    Pedro Berliner
    [J]. 国土资源遥感, 2003, (02) : 37 - 43
  • [9] 城市空间热环境的遥感研究——热场结构及其演变的分形测量
    陈云浩
    史培军
    李晓兵
    何春阳
    [J]. 测绘学报, 2002, (04) : 322 - 326
  • [10]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前郭县为例
    秦丽杰
    张郁
    许红梅
    刘湘南
    [J]. 地理科学, 2002, (04) : 508 -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