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成长:新教育实验学校实践效果的基本评估——基于新教育实验学校与非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比较

被引:2
作者
卢玮 [1 ]
俞冰 [2 ]
杨帆 [3 ]
许庆豫 [3 ]
机构
[1] 苏州大学研究生院
[2] 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
[3]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新教育实验; 学习表现; 学习表现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2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本研究基于比格斯3P模型,结合国际教育评估框架,提出以学习兴趣、课堂表现、学习能力三个方面作为主要指标编制问卷,对新教育实验学校学生学习表现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新教育实验学校学生与非新教育实验学校的学生相比,在阅读表现、数学表现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阅读表现方面,这种优势更加明显;加入新教育实验的时间越长,学生学习表现越好。新教育实验初显成效,其理念与实践经验值得借鉴与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校园欺凌与学校归属感的相关效应:来自新教育实验的证据[J]. 杨帆,俞冰,朱永新,许庆豫.课程.教材.教法. 2017(05)
[2]   新教育的人学使命:培养“完整的人” [J].
朱永新 ;
杨再勇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 (12) :3-9
[3]   推广阅读,“新教育”在努力 [J].
朱永新 .
中小学管理, 2014, (07) :22-23
[4]   高中生数学能力性别差异的实证研究 [J].
田金亭 ;
朱强忠 .
上海教育科研, 2014, (06) :54-55+74
[5]   科学素养培养中男女生表现差异性的分析——基于PISA科学素养测评的研究与思考 [J].
陆真 ;
沈书君 .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2, (03) :20-25+60
[6]   “新教育实验”的责任与追求 [J].
张荣伟 .
教育发展研究, 2011, 33 (24) :47-52
[7]   新教育:导向素质教育理想家园 [J].
许新海 .
中国教育学刊, 2010, (12) :1-5
[8]   从“形成性评价”到“为了学习的考评” [J].
冯翠典 ;
高凌飚 .
教育学报, 2010, 6 (04) :49-54
[9]   学习过程研究与学习方式评测 [J].
吴维宁 ;
高凌飚 ;
李佳 .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08, (05) :4-7
[10]   基于Biggs3P学习模型之大学生学习取向研究 [J].
梁丹婴 ;
王才康 .
广东科技, 2008, (22) :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