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权保护

被引:88
作者
黄玉烨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私权; 精神权利; 惠益分享;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8.05.009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必要在公权保护之外予以私权保护,私权保护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与弘扬。在具体权利的构建上,应重视精神权利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人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人格利益需要得到尊重,享有以适当的方式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的权利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被不适当使用和贬损性使用的权利;经济权利不宜过分强调,经济权利的授予与权利行使以惠益分享为原则,还应基于利益平衡原则予以一定的限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2]   公私法的划分与法的内在结构 [J].
孙国华 ;
杨思斌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4, (04) :100-109
[3]   知识财产权解析 [J].
刘春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4) :109-121+206
[4]  
知识产权法[M]. 法律出版社 , 吴汉东主编, 2004
[5]  
版权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郑成思 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