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战略空间安全:一个初步分析框架

被引:8
作者
刘杨钺
徐能武
机构
[1] 国防科技大学
关键词
新战略空间; 网络安全; 太空安全; 国际体系;
D O I
10.14015/j.cnki.1004-8049.2018.2.001
中图分类号
D81 [国际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深海、极地、太空、网络等新战略空间的安全活动表现出许多新特点和复杂性,使传统国际关系理论面临解释困境。特别是围绕新战略空间究竟具有何种政治意义,出现了日益明显和激烈的学术分歧。新战略空间安全实践背后隐含着多重不同的行为逻辑,要理解其缘由就应当首先把握新战略空间与国际体系的相互关系。为此,本文尝试构建一种国际体系与新战略空间安全互动发展的理论框架,以阐释新战略空间安全从环境特征、权力机制到实践逻辑的社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战略空间与国际体系发生着持续的互动,前者一方面受到体系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国际体系的构成要素。这一分析框架试图为维护新战略空间安全和国际体系的和平稳定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维护和促进外层空间安全的“向善”关系——外层空间安全合作机制的复合建构与持续进化 [J].
徐能武 ;
曾加 ;
刘杨钺 .
太平洋学报, 2015, (04) :1-11
[2]   从“国家网络主权”谈基于国家联盟的自治根域名解析体系 [J].
方滨兴 .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4, (12) :35-38
[3]   全球公域:思想渊源、概念谱系与学术反思 [J].
韩雪晴 ;
王义桅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6) :188-205
[4]   21世纪初美国外空攻防对抗准备论析——基于攻防理论的视角 [J].
徐能武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3, 30 (03) :79-92
[5]   进攻崇拜:一个理论神话的破灭 [J].
徐进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 (02) :83-100+157
[6]   太空安全的“公地悲剧”及其对策 [J].
程群 .
社会科学, 2009, (12) :12-18+181
[7]  
实践感[M]. 译林出版社 , (法) 布迪厄, 2012
[8]  
为世界定规则[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巴尼特 (Barnett, 2009
[9]  
国际政治理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华尔兹(Waltz, 2008
[10]  
国家与市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 斯特兰奇 (Strange,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