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视阈下放管服改革的逻辑与推进路径——基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的分析

被引:231
|
作者
宋林霖 [1 ,2 ]
何成祥 [3 ]
机构
[1]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政治与行政学院
[2] 南开大学中国政府与政策联合研究中心
[3] 不详
关键词
营商环境; 政府职能转变; 放管服改革; 国家治理; 全球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放管服改革进程中,引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是中国政府提升全球治理参与能力和精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突破口。优化营商环境目标的确立,是放管服改革进入2.0时代的标志。以此分界,改革的核心特征,已经从重视对政府审批事项"量"的控制,转变为重视企业经营活动软环境"质"的提升;从强调政府自身革命的主体视角,转变为服务市场的客体视角;从强调政府与企业的单维度关系,转变为政府与能源供应者、金融机构、司法机关、社会组织之间的多维度关系。虽然两个阶段改革的终极目标同样是"公众获得感",但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为放管服改革如何增强公众获得感,提供了可借鉴的操作方法与制度工具。本文以分析招商环境至营商环境的概念演变过程为逻辑起点,参照世界银行构建的指标体系,对标典型国家优良营商环境。研究认为中国政府应继续深化信用体系、保护投资者、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便利跨境贸易等重点领域的改革,突出中央层面战略设计对国际治理规则与地方政府创新的回应性,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和基础实践工作的系统集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