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传染与企业盈余管理:基于信用债违约的视角

被引:45
作者
宁博 [1 ]
潘越 [1 ]
陈秋平 [2 ]
肖金利 [3 ]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2]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3]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信用债违约; 信用风险传染; 盈余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信用债违约事件不仅让投资者损失惨重,还可能通过信用风险传染对非违约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本文发现,在市场出现信用债违约后,同城市的非违约民营企业会进行更多向上的真实盈余管理,不过类似的影响在同行业非违约企业中并不明显。机理分析显示,信用债违约事件导致当地企业融资约束增大是非违约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特别是偿付能力更弱或融资需求更大的非违约企业将进行更多的盈余管理;并且还发现,向上的盈余管理有效缓解了信用债违约对非违约企业融资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地,盈利可疑或者负面事件缠身的非违约企业会进行更多的盈余管理;此外,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经济规模更大的地区,非违约企业受信用债违约的影响相对更小。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公司债券违约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研究——来自同行业公司发债定价的经验证据 [J].
张春强 ;
鲍群 ;
盛明泉 .
经济管理, 2019, 41 (01) :174-190
[2]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 [J].
谢德仁 ;
廖珂 .
会计研究, 2018, (08) :21-27
[3]   政策不确定性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J].
陈德球 ;
陈运森 .
经济研究, 2018, 53 (06) :97-111
[4]   债券违约对涉事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响——基于中国信用债市场违约事件的分析 [J].
黄小琳 ;
朱松 ;
陈关亭 .
金融研究, 2017, (03) :130-144
[5]   贸易自由化与中国产业升级:事实与机制 [J].
周茂 ;
陆毅 ;
符大海 .
世界经济, 2016, 39 (10) :78-102
[6]   真实盈余管理的渠道效应研究 [J].
罗琦 ;
彭梓倩 .
经济管理, 2016, 38 (08) :135-148
[7]   市场分割与异地子公司分布 [J].
曹春方 ;
周大伟 ;
吴澄澄 ;
张婷婷 .
管理世界, 2015, (09) :92-103+169+187
[8]   盈余管理方式与信贷资源配置 [J].
马永强 ;
赖黎 ;
曾建光 .
会计研究, 2014, (12) :39-45+95
[9]   盈余管理、公司债券融资成本与首次信用评级 [J].
刘娥平 ;
施燕平 .
管理科学 , 2014, (05) :91-103
[10]   融资融券的治理效应研究——基于公司盈余管理的视角 [J].
陈晖丽 ;
刘峰 .
会计研究, 2014, (09) :45-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