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如何才能避免沦为僵尸条款——以于欢故意伤害案一审判决为例的刑法教义学分析

被引:143
作者
陈兴良
机构
关键词
正当防卫; 防卫过当; 无过当防卫;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7.05.008
中图分类号
D920.5 [解释、案例];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030104 ;
摘要
正当防卫是公民行使防卫权的行为,刑法对此加以保护。我国刑法第20条第1款明文规定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划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以及一般犯罪之间的界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于欢故意伤害案一审判决未能认定正当防卫,甚至防卫过当也未予认定,而是按照一般的故意伤害罪判处无期徒刑。该案经媒体披露以后,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刑法学界对于正当防卫制度的反思与检讨。以于欢故意伤害案的一审判决为例,从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等方面对正当防卫进行刑法教义学分析,并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对于正当防卫的认识误区进行反思,具有重要意义。在于欢故意伤害案的二审判决中,认定本案具有防卫情节,同时认为于欢的正当防卫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二审判决虽然比一审判决在防卫情节的认定上有所进步,但仍然未能正确区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104+178 +178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持续侵害与正当防卫的关系 [J].
周光权 .
法学, 2017, (04) :3-11
[2]   互殴与防卫的界限 [J].
陈兴良 .
法学, 2015, (06) :129-137
[3]  
日本刑法总论.[M].西田典之.法律出版社.2013,
[4]  
非法拘禁罪研究.[M].陈山;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  
正当防卫论.[M].陈兴良;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  
刑事审判参考.[M].张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编;.法律出版社.2004,
[7]  
刑法概说(总论).[M].(日)大塚仁著;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  
是否具备紧迫性是构成正当防卫的关键.[N].黄伯青;.人民法院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