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罪名若干问题探究

被引:21
作者
陈洪兵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选择性罪名; 罪刑相适应原则; 数罪并罚; 犯罪数额(量);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5.06.016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追求立法的简约及避免对同一法益侵害事实作重复评价系选择性罪名存在的价值,而与公认的罪数标准存在一定的冲突并且有悖罪刑相适应原则系选择性罪名固有的缺陷。要弥补这一缺陷,就应该准确界定选择性罪名的范围,否认对象、手段、主体、后果为选择性要素,仅承认针对同一对象通常相继发生的行为系选择性要素;承认选择性罪名也可能成立数罪,对针对不同对象实施多种行为的选择性罪名应该坚持以数罪并罚为原则。对选择性罪名中犯罪数额(量)应否累计计算,不能一概而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准抽象危险犯概念之提倡 [J].
陈洪兵 .
法学研究, 2015, 37 (05) :123-138
[2]   正确适用选择性罪名探讨 [J].
张惠芳 ;
周琴 ;
尹渝钧 .
法律适用, 2014, (11) :117-121
[3]   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立法之检讨 [J].
陈建清 ;
胡学相 .
法商研究, 2013, 30 (06) :131-138
[4]   选择性罪名亦可并罚 [J].
杜文俊 ;
陈洪兵 .
人民检察, 2011, (21) :57-60
[5]   论选择性规范中的罪数 [J].
任彦君 .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9 (05) :28-30
[7]   论选择性罪名的立法基础 [J].
吴情树 .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9 (03) :44-49
[8]   共罚的事后行为论及其展开 [J].
陈洪兵 .
天府新论, 2008, (05) :63-68
[9]   论社会发展与罪名变迁——兼论选择性罪名的文书引用 [J].
胡云腾 .
东方法学, 2008, (02) :70-77
[10]   窘境与突围:选择性罪名的命运 [J].
张光宇 .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08, (01) :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