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地经济的空间生产与治理结构——基于国家空间重构视角

被引:56
作者
李鲁奇 [1 ]
马学广 [2 ]
鹿宇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2]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飞地经济; 异地共建园区; 新国家空间; 尺度重组; 区域化;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飞地经济伴随着2000年以来的区域化过程而兴起。当前研究多关注微观机制和模式,而对宏观结构性因素缺乏更为细致的探讨。论文基于国家空间重构理论,分析了飞地经济如何在国家空间重构中被生产出来,同时在复杂的尺度和领域间关系中形成何种治理结构。研究表明,在资本过度积累的危机和再领域化的驱动下,飞地经济产生于地方制度试验,并因与国家空间选择性的演变趋势相一致而被纳入国家空间策略,以培育区域竞争力和协调区域间关系。其治理结构因涉及复杂的领域间、尺度间和政府-市场关系而存在一定内在矛盾。因此,飞地经济应被视为国家空间重构中的一种特殊试验手段,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并同其他空间或非空间政策相衔接。
引用
收藏
页码:346 / 35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京津冀城市群高科技园区协同发展动力机制与合作共建模式——以中关村科技园为例 [J].
苏文松 ;
方创琳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6) :657-666
[2]   边界效应研究进展及展望 [J].
王成龙 ;
刘慧 ;
张梦天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09) :1109-1118
[3]   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模式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蒋费雯 ;
罗小龙 .
城市问题, 2016, (07) :38-43
[4]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飞地”经济研究 [J].
连莲 ;
叶旭廷 .
经济问题探索, 2016, (05) :146-151
[5]   基于新区域主义的广东省“核心—外围”区域合作治理——以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为例 [J].
金利霞 ;
张虹鸥 ;
殷江滨 ;
王洋 ;
陈彩霞 .
经济地理, 2015, 35 (04) :19-25
[6]   “嵌入性”约束下的产业转移制度安排——江苏省南北挂钩共建产业园区的经验借鉴 [J].
杨玲丽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 (05) :48-53
[7]   中国跨界新区的形成机制、空间组织和管治模式初探 [J].
刘永敬 ;
罗小龙 ;
田冬 ;
王盈 .
经济地理, 2014, 34 (12) :41-47
[8]   国内外民族社区研究综述 [J].
李亚娟 ;
陈田 ;
王开泳 ;
王婧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10) :1520-1534
[9]   国家—区域治理的尺度重构:基于“国家战略区域规划”视角的剖析 [J].
张京祥 .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20 (05) :45-50
[10]   土地城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J].
李昕 ;
文婧 ;
林坚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8) :1042-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