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贫困视域下民族生态脆弱地区减贫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被引:19
作者
乔宇
机构
[1]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关键词
生态贫困; 民族生态脆弱地区; 减贫; 武陵山片区;
D O I
10.13965/j.cnki.gzmzyj10026959.2015.02.030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生态脆弱地区,是经济与生态的双重贫困,它使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状态。本研究属于边缘性和交叉性的研究领域,汇聚了民族学、生态学与经济学的多学科研究方法。在基于生态贫困视角的基础上,对武陵山片区的生态脆弱引发的贫困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三条用以扭转民族生态脆弱地区减贫的路径选择,以期实现民族地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民族文化差异与区域协同发展的耦合性探析——基于扶贫开发的视角 [J].
易小明 ;
乔宇 .
贵州民族研究, 2014, (05) :90-93
[2]   西部农村生态型反贫困路径分析 [J].
李奕苇 ;
郭新荣 .
知识经济, 2008, (01) :100-101
[3]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思路 [J].
黄颂文 .
学术论坛, 2004, (04) :95-98
[4]  
本土生态知识引论.[M].杨庭硕; 田红; 著.民族出版社.2010,
[5]  
生态经济.[M].(美)莱斯特·R.布朗著;林自新;戢守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2,